曾文溪是全臺第四長河川,溪水發源於山地,流經丘陵、平地後,旋即進入寬闊平坦的平原,流入臺江內海。曾文溪河道如青瞑蛇般數次在平地上擺盪,夾帶的泥沙將內海淤積成地,吸引移民前去開墾,孕育出許多土地與人的故事。
2022年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共同出版《尋溯—與曾文溪的百年對話》專書,作者—顧雅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整合跨領域的學科知識,追溯了十九世紀以來曾文溪流域人與自然共同譜成的水歷史,並以多重敘事描繪出這塊變遷劇烈的土地上孕育出的水文化。從全球尺度來看,臺灣的水文化有其特別的價值所在。
二場專題講座皆邀請顧雅文博士導讀《尋溯—與曾文溪的百年對話》,從曾文溪洪災信仰、聚落變遷、河道變遷探討水利治理脈絡之演變,以及對曾文溪流域水環境變遷之影響;文化路徑走讀,每場皆由室內研習與現地走讀組成,藉以深入其境瞭解各主題內容。透過上述活動提供一個以文化與歷史重新看待曾文溪與嘉南大圳的視角,與您一起挖掘、保存與創造更多的嘉南水文化。
★請到欲參加場次的【詳細簡章】,填寫報名表單,額滿後依表單遞送時間先後順序發送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