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莊數位走讀
46眷三代新秀朱興華、朱梅
「新冠疫苗首次面世,許多人爭先恐後設法接種。然而長期居家病患卻連如何聯繫接種都不得其門而入。眷三代朱梅在美國擔任臨床藥劑師,她發明「安全吸藥法」,2021 年獲得「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 & World Report)專訪,披露「居家注射疫苗」等照護事蹟。
「2021年10月間,哥哥朱興華隻身返台,完成申請3年收養台灣2歲男童手續。疫情期間所有自主隔離等事宜,加上奔波往返孤兒院,對一個美國長大,中文不熟的人,都是極大的挑戰,10月底順利帶著男童安全返美。」
媽媽孫箴華曾一時不解,她說,「已有1子2女的興華,在疫情洶湧下,不惜冒著危險,舟車勞頓返台收養台灣幼童。反復思索中,忽然兒時記憶一幕幕出現眼前,我們當年不也都是在眷村伯伯媽媽無私的愛護指導下長大的嗎?心頭一陣暖意湧來,使我淚濕雙眼,也頓然了悟,興華正是傳承了中興莊第一代的大愛,延續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
孫箴華十分寬慰,她說:「我的一雙兒女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充滿愛心。女兒朱梅在美也收養1名華裔女孩。兒子朱興華在芝加哥任職水利工程師,他承襲了中興莊刻苦耐勞的精神,自家省吃儉用,卻熱心教會慈善,兩名兒女頗有外公(孫建功將軍)熱忱助人的精神。」
中興莊數位走讀
45眷二代留美博士陳文政
「1983年8月到美國留學時,曾發生一件插曲,誰知道除了繳交第一年學費,還要保證金。那時幸虧家人湊錢否則還真出不了國。」
陳文政博士在美國曾參與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 (purchased by Northrop Grumman in 2018) 設計的「金牛座火箭」,於1994年3月13日成功發射,收到美國太空總署的感謝函。
「2003年創業公司的中文名字叫『愛根科技』(Eigen Technologies, Inc.),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那塊養育我的土地。我公司在台灣有代理商,沒有分公司,哥哥和侄子都比我有出息,他們都有自己的公司,偶而我也幫忙一下,父親以前常和我說,家人應該相互幫忙扶持『家和萬事興』!」
「『愛根科技』提供工程諮詢和軟件服務。客戶有政府部門,如美國太空總署、聯邦航空管理局、空軍、海岸巡防署、噴射引擎實驗室。企業界客戶如波音、奇異、西門子、通用汽車、豐田汽車、現代汽車等等。台灣有清華大學、中科。院、航發所等等。」 「爸媽曾在1995到美國來看我,當時,我帶爸媽到拍攝『超人』電影的城鎮遊玩。兒時的我,一直覺得爸爸像是『過動兒』,閒不下來,很少在家,反而媽媽比較像『超人』,從小拉拔姊弟4人,忙裏忙外。相信爸媽當時過的很開心,讓我享受了天倫之樂。送他們回台灣時,在機場看到媽媽偷偷落淚,開車回家時,我也忍不住掉下淚來……」。
中興莊數位走讀
43劉美英兒時打工昏厥
「我們小的時候是住茅草屋,牆壁是竹片糊上黃泥巴,就隔成房間一排好幾戶人家,我媽媽說當初是每戶都拿出五塊袁大頭,請部隊工兵出力幫忙蓋的,當時還小我是彰化縣溪州糖廠出生的,印象中後來茅草屋改建成磚塊屋,前後貼著也沒有自來水,村上我記得只有3個水龍頭,分別在三個角落,每天都要排隊接水,還有中興莊公厠,我想大家都記憶深刻不會忘了吧?」
「小的時候因為軍人薪水少的可憐,家家最少都有4、5個小孩,也有7、8個小孩,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每個家裡大人小孩都沒閒著,在我們眷村附近有間大新工廠,專門外銷台灣的鳳梨罐頭及荔枝還有竹筍罐頭,這就成了眷村大人小孩賺錢的地方,我們小孩就剝荔枝肉出來,滿了一盆子就給領班秤重,到現在我還記得工廠裡綠頭蒼蠅滿天飛,我左小腿上也被它釘上傷口也潰瘍,可是當時沒錢擦藥就留下一個大疤痕,到現在都還留著跟著我一輩子呢?」
「到我們讀初中的時候,暑假就跟著村裡大哥大姐,到台鳳工廠去做工賺學費,聽連芳姐說我曾經在工廠昏倒過兩次,那個年代的小孩比較認命又勤儉,現在的小孩想都別想做到呢?」
中興莊數位走讀
42王錦豹談父親劬勞
「我家爸爸王合寅於民國1967-1970年間,做了蠶豆花及花生米的生意,賣到成功嶺,聽說全國有16-32個福利社有在出售,主要是大專預官訓練生購買的,在山上烤花生,裝花生及蠶豆花,有大小包裝,家裏也常有成功嶺福利社的長官來,家中頓時很熱鬧,他們吃家中的水餃包子,不亦樂乎,但後來退出經營,爸爸又轉去經營餐廳了!」
身為長子的錦豹說,「妹錦屏和弟錦山小時都非常辛苦,尤其父親早期都是騎單車送花生到成功嶺、竹子坑,來回一趟要騎半天,回到家還要趕工,賺錢養家實在是很辛苦。家裡的孩子日夜工作,沒時間讀書,成績都很差。我家自1962年花生烤到1974年。」
弟弟錦山補充說,「父親自軍中退下就在湖口學得烤花生技術,所以我家孩子從小就要幫忙,我們家是遠發食品,還記得那時候,有家大廠是光華食品,花生包裝袋很時代感,我們這些小廠没轉行,是競爭不了的。成功嶺大專集訓已漸取消,人數減少,生意已過時了,兒女長大了,分工越多,轉入電子、網路、宅急便,一切都是機器化了。」
中興莊數位走讀
39王鐵鷹談八七水災慘況
「八七水災那一年,八卦山大佛剛剛蓋成,那一天睡到半夜,雨很大,發現床怎麼是漂浮的,電燈也不亮,腳踏到地上發現屋內全是水,很驚恐,第2天雨勢很大,媽媽張華英很堅強,照顧著我們3兄妹,爸爸王行政在軍隊裡,兩、三個月才回家一趟,我認為眷村的婦女很偉大,後來,第3天水終於退了,我帶著妹妹到彰化火車站,看到榻榻米下蓋著一塊白布,旁人告訴我們不要靠近,「白布下是被水淹死的人」,因火車站地勢低,常常會淹水,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聽到有人傳說,八七水災是因為八卦山大佛蓋好了,需要水浮祂的蓮池。」
中興莊數位走讀
38朱俊芝談父親急功好義
「在地方上,父親朱建之做事積極,負責,熱心助人,清廉公正,以致在之後的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彰化縣連絡中心設立時,便被任命為第一任的主任職。」
「當時退輔會主委是蔣經國先生,父親極受經國先生的愛護、器重。印象記得,有次北上開會,父親不慎在浴室內跌倒,急送北榮急救,經國先生親自探望並囑醫方細心照顧。住院月餘回家,又經父親意志堅定的每天早晚兩次由母親陪同到國小走路復健,終能回復健康正常的生活。」
「在這段任退輔會彰化縣連絡中心主任期間,是更讓父親發揮所長之時,無論在就業、就養、就醫、就學各方面給彰化地區的退除役官兵服務甚多,致使父親在彰化地區名聲是極正面的。也因為父親的生性樂觀,身體健康,長官重視,以致能做到年近七十始離崗位,回家得享弄孫之樂。誠如他常說的~~此生無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