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景 listing-icon01 dark-mint

11三峽大埔協靈祠

2025乙未海山抗日志數位走讀
三峽協靈祠位於新北市三峽大埔地區,鄰近三峽河,為一座具有紀念意義的祠廟。據傳,協靈祠是為1895年乙未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義軍所建。當時地方仕紳與民眾組織義軍,與日軍展開游擊戰,尤以分水崙之役最為慘烈,許多義士在戰役中及事後清鄉時被殺害,地方鄉民便合建祠廟,主祀二十王公(有後的)及難辨認的屍骨(無主的),以集體形式奉祀亡魂,讓英靈得以安息。 依「協靈祠擴寬祠庭碑」記載:民國元年(1912)已就吉穴建亭奉祀,惟至民國第二癸丑年(1973)孟秋重建,香火鼎盛 境內安祥…;推測當時1895年犧牲之義軍應是簡單下葬,至17年後的民國元年才建祠廟奉祀。 協靈祠祠廟正面即是墓塚,墓塚正中是「慷慨成仁」其正下方墓碑寫 :「三峽協靈聖宮同歸」,上面左右有「愛國」、「衛鄉」等字樣,顯示地方居民對義士的敬仰;拜桌延伸而出至通樑下,祠檐之上有三匾,正中是「協靈祠」其右書寫「歲次癸丑重修」癸丑應是民62年(1973 ),協靈祠龍邊是「忠肝護漢民」,虎邊是「義膽存青史」,彰顯義士的忠義精神。三峽協靈祠見證臺灣人民在民族危難時奮起抵抗的英勇事蹟,也讓後人得以銘記先民捍衛家園的壯烈事蹟,在在提醒後人不忘歷史教訓,意義深遠。 參考資料: 1.新北市|三峽區『武聖宮』‐‐ 關聖帝君 https://ctionkuni.pixnet.net/blog/post/337181762
撰稿者
蕭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