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主食大抵是南米北麵,眷村中,北方人居多,山東的麵食文化就此加入台灣的菜單。眷村的人情味濃厚,與鄰居「分享」私房菜,是所有眷村的生活常態。在眷村孩子的童年,「誰家的飯香」更是熱門話題。
中興莊眷戶搬入太極新村後,眷二代方力非表示,「仍保有山東人特有的飲食文化與傳統美德,如山東人特愛麵食,在眷村媽媽的慧心巧手下,肉包、豆沙包、饅頭、大餅、燒餅、烙餅、花捲、菲菜盒子、鍋貼、水餃、麻醬麵、炸醬麵、貓耳朵等麵食口味就是不一樣,令人垂涎三尺,也改變許多彰化人早餐喜食燒餅油條的習慣。」
「另外,眷村滷花生、滷牛腱、豬頭皮、豬耳朵等滷味更是一絕,總讓人聞香下馬,口齒留香、回味無窮。當巷子裡飄來還沒蒸熟的包子香味,大蒸籠旁已圍繞著一群小饞鬼口水直流,雖然包子裡看不到幾粒小肥肉,齒頰留香味兒到現在還讓人無法忘懷。」
至於眷村菜,除了大白菜粉絲、香腸臘肉和涼拌小菜外,方力非最為懷念的就是,大家公認最會做菜的孫媽媽,她是前台北軍副軍長榮退,轉任彰化縣榮民服務處處長的孫建功將軍的夫人李傳芳。
李夫人將各種食材化為令人驚豔的山東美味,尤其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卻很香的「臭蛋」,更是令人食指大動,堪稱是美食中的極品。
數位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