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物 listing-icon02 orange

08社子島李忠記宅

基隆河畔數位走讀
李忠記宅為兌山李家後裔宅邸,創建於清光緒年間(約19世紀末),由李九世(1857–1928)興建;日治大正年間再度擴建,由「三間起」增為「五間起」,並陸續加建左右護龍,形成雙護龍三合院的格局。 建築形制採五開間「凹壽」配置。正身外牆上段為紅磚荷蘭式砌法,下段以石材平砌基座,簷下施疊澀磚,山牆尖端鑲綠釉花磚通氣窗。正身水車堵設十字形氣窗,室內隔間多為編竹泥牆,並見鏤空花窗通風採光。全屋為磚—石—木混合構造:外牆以紅磚承重,內部採穿斗(混抬樑)式木構搭配木作屏壁;屋頂為磚造圓桁體系,正身另設內廊串聯空間,形制古樸而完整。 地基與材料則呼應在地環境與防災需求:正身與護龍基礎以唭哩岸石抬高並設踏階,減少外水入侵;院落及地坪鋪設觀音山石,堅實耐用;屋身並設半樓仔(閣樓),作為儲物與洪水來時的臨時避險層。整體構造兼具抗風、通風與防潮,為社子島傳統聚落中保存狀況良好、且能體現地方工法與生活智慧的重要宅院。
撰稿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