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樹於1976年繪製《納涼》一作,畫作尺寸為50F(91×116.5cm),以油彩描繪了一行人在大樹下或坐或站納涼的景象。此作描繪三峽祖師廟誦經團外出工作後,至榮星花園休息的情況。畫面前景中央有許多飲用過的冷飲,右側有一孩子眼神望向前方,讓觀者彷彿有與其視線相交之感,抱著孩子的婦人與圍坐圓桌的婦女們,多以後背些微拱起、頭部稍稍前傾的放鬆姿態坐著,從以上情景可知此時天氣有些炎熱,且畫中一行人應是已休息了一段時間。人們的目光多望向後方,亦讓觀者不禁好奇,他們目光所及之處有著什麼樣的風景。畫中遠景左側有一白色花棚,右側則有一大樹,樹枝上懸吊著大小不一的鳥籠。
畫面中央所描繪之身穿黃橙色無袖上衣的女子,與《佛門少女》一作中的女主角相同,是祖師廟的誦經生王鳳玉,同一模特兒在兩間不同作品中甚至穿著同一件衣服。由於祖師廟初一十五皆有誦經需求,遂有誦經團成立。日後李梅樹先生更時常帶領誦經團出外活動,如環島募款、北港進香等,並順道至各地郊遊。生活周遭事物經常是李梅樹重要的取材管道,由於李梅樹與誦經團成員的長時間相處與頻繁交流,誦經團成員便也成為了李梅樹重要的繪畫題材與靈感之一。依畫中場景可推知描繪場景應為榮星花園第四區,此作《納涼》即是李梅樹事後由多張不同角度的照片組合創作而成,記錄下了當時情景。
參考資料:
〈榮星花園/花開四季:添設遊樂園/玩樂碰賞/老少咸宜〉,《經濟日報》,1973年8月19日,版7。
王慶臺,《臺灣美術全集.卷五:李梅樹》,臺北:藝術家,1992。
倪再沁,《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5。
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d6b1377636ee72119a7955055abaf1d,檢索日期:2023.07.28。
數位走讀